三國之大漢崛起

姜梵

都市生活

“殺啊!” “莫要放跑了壹個劉備軍!” “殺啊!” “擒拿劉備者,封關內侯,賞千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571章 深謀遠慮

三國之大漢崛起 by 姜梵

2019-5-21 16:19

  反之,劉禪不想出現的局面,就是孫權壹直依附於自己,表現出壹副臣服於他,忠於大漢的樣子。
  畢竟孫權是他冊封的吳王,如果孫權沒有造反,他將來打孫權是不合適的。哪怕是後世,發動戰爭都需要壹個合理的理由。
  如果孫權壹直保持著目前這個樣子,搞不好以後就成了清朝時期的吳三桂,割據壹方,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。
  盡管劉禪不懼,但終究是壹個威脅。
  而孫權如果稱帝的話,就是背反朝廷,劉禪以後就有理由打他了。
  劉禪想了想,又拿過荊州傳來的奏折,在後面加了壹段話。
  當年赤壁壹戰之後,劉備得到了荊州,暴兵十萬人,後來帶了壹半去益州,荊州只有五萬兵馬。
  這些年,劉禪壹直奉行精兵政策,只是挑選青壯,淘汰老兵,荊州的兵力壹直沒有增加多少,到現在也不過是七萬人。
  但荊州這些年,先後拿下江夏數縣,荊南地區又壹直對付蠻人,充實人口,荊州的人口,卻已經多達壹百多人,完全可以增加兵力而沒有負擔。
  劉禪在奏折後加的話,就是讓關平增募三萬兵馬,將荊州兵力擴充至十萬。
  如此只需訓練數年,荊州就可以擁有單獨進攻江東的能力。
  以前荊州只有五萬兵馬的時候,面對江東只有防禦的能力,而如今,卻已有進攻的能力了。
  將奏折派人送去荊州之後,劉禪便沒有在關註江東的事情,因為三日之後,就是正式遷都的日子。
  不過在遷都之前,劉禪將文臣武將再次召集了起來。
  厚德殿中。
  大殿之中的文武大臣,基本上走了壹半,離開的人先壹步前往了長安,到長安組建府衙去了,剩下的人,三日之後會跟隨劉禪壹起前往長安。
  劉禪對著殿下眾人說道:“諸位愛卿,這是朕最後壹次在厚德殿中與諸位愛卿議事了,下壹次,就是在未央宮的前殿了。”
  壹眾文武聞言,不由自主的嘆了口氣,成都是他們的家,他們除了利益之外,是真的舍不得。
  劉禪清了清嗓子,沈吟道:“此次召集諸位愛卿過來,是為了挑選壹員良將來鎮守益州。”
  眾將聞言皆點了點頭,朝廷雖然從益州遷走了,但是益州這邊,仍需要壹將留下來鎮守。
  眾人不由自主的將目光看向大殿之中的壹人,上壹次劉禪挑選益州刺史,他們只是籠統的將人鎖定在三公九卿之中。
  而這壹次,很顯然,文武群臣都知道劉禪會派誰留下來鎮守益州。
  “李恢!”
  “末將在!”李恢踏步而出。
  李恢是南中都督,更是劉禪壹手提拔的心腹,他鎮守南中期間,多次出兵平定夷人,治理南中多年,如今南中之地,也欣欣向榮。能文能武,可謂全才。
  劉禪離開成都之際,將他給召了回來,其目的不言而喻。
  劉禪下令道:“朕留兩萬兵馬在益州,由愛卿擔任益州都督,總管益州軍事。”
  “微臣遵旨!”李恢拱手領命。
  “馬忠!”劉禪又看向另壹人。
  “微臣在!”馬忠拱手而出。
  李恢原本是南中都督,如今劉禪調李恢總管益州軍務,南中那裏,就需要派壹人去鎮守。
  劉禪果斷選擇了馬忠,在歷史上。李恢和馬忠都擔任過南中都督,而且這兩人,是做得優秀的,都是文武雙全,上能馬上領軍,下能府衙執政,而且都深得民心。
  並且與李恢壹樣,馬忠也是劉禪壹手提拔起來的心腹。
  劉禪看著馬忠說道:“如今南中都督壹職空缺,便由愛卿前去擔任南中都督!”
  馬忠拱手領命:“微臣領旨!”
  劉禪隨後又詢問了壹番文武群臣遷都之事,見眾人準備妥當,便下令退朝:“退朝吧,李恢留下!”
  眾人退下,只有李恢留在大殿之中。
  劉禪從桌案上拿起壹沓紙,遞給李恢,對著李恢說道:“愛卿看看這個!”
  李恢聞言上前接過紙張,看了起來。
  李恢看了壹會,擡頭問道:“陛下,這是造船圖紙?”
  劉禪點了點頭道:“不錯。”
  李恢看了壹會說道:“這些戰船與江東的頗為相似。”
  劉禪點了點頭道:“不錯,這是朕讓人從江東弄來的。孫氏占據江東,已歷三世,四十余載,其步兵戰鬥力不值壹提,但水軍力量,卻為天下之最。
  哪怕朕占據荊州多年,也壹直訓練不出堪比江東水軍的水師。追根究底還是戰船的問題。”
  “不錯!”李恢點了點頭道:“江東靠海,造船業發達,百姓善於造船。荊州雖有壹截長江,但造船技術,仍比不上江東。這也是我荊州水軍壹直比不上江東水軍的根本原因。”
  劉禪點了點頭道:“如今朕雖沒有東進江東之意,但也需要早做準備。荊州距離江東太近,朕若大規模建造戰船,難免讓江東察覺做出準備。因此朕想讓愛卿在益州打造戰船,秘密訓練水軍。
  這些圖紙是江東水軍戰船圖紙,但並不完備,因此打造戰船,訓練水軍的任務,可謂任重道遠。”
  劉禪並沒有利用系統兌換後世的造船圖紙,而是將錦衣衛從江東弄到的戰船圖紙給了李恢。
  系統提供的東西終究只是外物,國家想要強盛,就需要不斷的創新,不斷的創造。如果不能明確這壹點,哪怕劉禪兌換的東西再多,不能創新,也會泯滅於歷史的塵埃當中成為傳說。
  比如歷史上的神臂弓,比如鄭和寶船,比如木牛流馬,這些東西如今都成為了傳說。
  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,因此只有不斷的創新,革新,發展技術,這些東西才會越來越強,壹代勝過壹代。
  李恢拱手說道:“微臣壹定會竭心盡力,為陛下打造壹支無敵水軍。”
  “好!”劉禪滿意的笑道:“有愛卿這句話就夠了,愛卿可沿長江壹帶羨慕士卒,朕留在成都的兵馬,也都是熟悉水性的士卒。加上這兩萬兵馬,暫時訓練三萬水軍。”
  “微臣遵旨!”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